转换链接错误链接名称

社会工作

作者: 时间:2025-04-11 点击数:

一、指导思想

社会工作作为保障民生、强化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专业力量,意义重大。本专业着重培育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兼修、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素养,秉持良好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与方法,助力有需求的个人、家庭、组织及社区。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功能的恢复与发展。

二、专业学科前沿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全力推进国家与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打造高水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成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核心要点。2023 年 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便是其主要职责之一。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加速以及民众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大众对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专业化社工人才的渴望愈发迫切。社会工作已成为扎根基层社会空间的重要社会服务力量。

三、人才培养方案

为契合社会工作领域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本专业遵循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依据国家最新发布的教学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立足江西,面向全国,本专业紧密围绕社会工作服务行业,面向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类企事业单位职业群,旨在培养掌握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必备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社会工作服务实操能力等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毕业生能够从事一线社工、民政服务站点社工、项目助理以及行政助理等工作,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本专业设有高职和本科两个办学层次。

四、专业课程设置

社会工作专业课程涉猎广泛,涵盖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调查、法律、社会组织管理、项目管理、文书写作等诸多领域,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综合实践课五大体系构成。

通识课: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外语以及体育等,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科基础课:以社会工作基础课程为主,如《社会学与生活》《心理学与生活》《法律基础与实务》《社会工作导论》等,为学生搭建专业知识框架。

专业核心课:侧重于社会工作专业技巧类课程,像《社会调查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设有《社会服务项目策划与管理》《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社区党建》《社区治理》等特色课程,主要聚焦社区工作和青少年司法社会工作两个方向,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与应用能力。

五、师资力量

社会工作专业现有专职教师 8 人,其中副教授 1 人、讲师 4 人,双师比达 50%,社会工作师占比 87.5%。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与专业指导。

六、实训室

专业配备个案工作实训室、小组工作实训室和社区工作实训室三个专业实验室,实训条件完备,为课程教学与学生技能训练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七、就业前景及市场需求

社会工作者广泛分布于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卫生健康、应急处置、矫治帮教、禁毒戒毒等众多领域,就业面向社工服务机构、养老机构、村(居)委会、各级民政行政机构、街道办、非营利社会组织、社会福利院或儿童福利院等单位。社会工作专业就业范围宽广,社会需求量大。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 - 2020 年)》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 (2011 - 2020 年)》提出的战略目标,“到 2020 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增加到 145 万”。然而,据中央社会工作部数据,截至 2023 年,全国仅有 116.1 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距离 145 万的目标仍有 28.9 万的缺口,人才短缺问题显著。《2023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3 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 88.2 万个,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 1152.3 万人,较上年增长 4.0%,社会组织中持证社会工作人才缺口巨大。社会工作各岗位人才需求以技术服务型的一线社工岗位为主,同时机构管理、项目主管、实习生、项目助理、社区居委会专职等各类岗位均有需求,就业前景十分可观。

适合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就业或本专业学生具有一定优势的岗位主要包括:

社工类岗位:主要在政府公益组织、社工服务站等机构开展社会工作,涵盖儿童青少年社工、老年社工、残疾人社工、禁毒社工、家庭社工、学校社工、企业社工、社工项目管理、社工机构管理等。

行政类岗位:多在政府公益组织、社区、基金会、养老机构等机构从事文职、后勤等工作,如行政专员、文员、人事管理、前台等。

项目类岗位:主要在政府机关、公共事业机构、非营利组织等负责各类公益项目的执行对接、进度跟进、资源协调等工作,如项目助理、项目专员等。

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岗位:主要在党群服务中心从事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相关活动组织,以及党员发展、党费管理、党员日常教育、党组织建设等党务工作,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专员、党群服务中心主管等。

活动策划 / 活动专员岗位:主要在公共事业机构、非营利组织等负责各类活动的策划、资源统筹、管理及协调等工作,如文案策划、活动策划、活动专员、策划主管等岗位。

八、服务地方经济

本专业能够通过创办社区服务企业、养老服务机构、青少年成长辅导中心等,为社会创造丰富就业机会,有效吸纳当地劳动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此外,专业团队可助力企业设计并实施社会责任项目,积极参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教育支持等领域的公益活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社会形象与声誉,增强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还能通过公益项目的落地实施,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带来积极深远影响。

九、社会价值

(一)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保障弱势群体权益:重点关注贫困人群、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社会弱势群体,为其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通过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照顾等多样化方式,切实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难题,维护其合法权益,推动社会资源合理分配,缩小社会差距,助力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实现。

推动社会政策完善:凭借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洞察与专业知识积累,积极参与社会政策的制定、评估与改进工作。及时反映弱势群体的需求与呼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关键参考依据,促使社会政策更加贴近民生、公平公正,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需求,提升社会整体福利水平。

(二)增强社区凝聚力与和谐度

组织社区活动与促进居民参与: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社区活动,如文化活动、体育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强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与认同感。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与决策,提升居民社区参与意识与能力,营造社区居民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调解社区矛盾与冲突:在社区中担当矛盾调解员角色,敏锐发现并及时化解社区内的各类矛盾冲突。通过沟通、协商、调解等有效方式,帮助居民解决纠纷,促进社区居民关系和谐,维护社区稳定安宁,为居民营造优质生活环境。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济技术开发区志敏1458号 电话:0791―83814138 邮篇:330045 版权所有: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青少年教育系
Copyright©2007-2009 ICP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序号:赣ICP备05004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