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链接错误链接名称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

作者: 时间:2025-04-11 点击数:

一、指导思想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为国家骨干建设专业、江西省高水平特色专业,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立足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根本需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融合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面向青少年工作领域,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且能够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共青团和少先队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学科前沿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是以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为学科基础,融合管理学、社会工作等理论的交叉应用型学科,旨在培养青少年成长支持与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学科基础强调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社会政策体系及群体行为特征的深度理解,为实务工作提供理论支撑。能力培养聚焦青少年心理辅导、活动策划、危机干预、政策分析等技能,注重实践导向。随着大数据、AI技术的渗透,青少年服务正逐步迈向精准化与智能化。

三、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构建“2+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职业技能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青少年工作领域,能够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共青团和少先队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四、专业课程设置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课(基础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训实践以及实习(认知、跟岗、岗位实习)四部分构成。

公共课主要包含:思想道德与法治、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外语及体育等课程。

1.专业基础课包括:社会工作导论、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学与生活、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调查方法。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共青团与少先队工作理论与实务、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青少年团体辅导技术、青少年社会工作、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青少年心理咨询与辅导。

3.专业拓展课程包括:社会组织管理、社区党建实务、矫正社会工作、社区治理、青少年活动设计与指导。

五、师资力量

本专业拥有专职教师11名,多人持有社工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兼具理论教学与实务指导能力。同时,聘请江西省共青团干部、青少年司法社工机构负责人等担任兼职老师。与南昌市民政局、共青团南昌市委等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合作。专业还建有VR青少年心理辅导实训室、小组工作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为学生实训和理论教学提供有利支持。

六、就业前景和市场需求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持续向好,市场需求旺盛。随着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深入实施、家庭教育焦虑加剧及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升级,专业人才需求显著增长。毕业生可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校心理辅导室、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工作机构及非营利组织等领域就业,从事青少年心理辅导、成长规划、社会政策倡导、公益项目运营等工作,覆盖教育、心理健康、社会服务等多维度需求。

行业薪资水平随专业化程度提升而增长,具备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等资质或数字化服务能力(如数据分析、在线干预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更具竞争力。当前,青少年网络沉迷、校园欺凌等社会议题频发,政策对专业服务的规范化要求提高,进一步推动人才缺口扩大,职业发展空间较广阔。

七、服务地方经济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通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产业联动等方式,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尤其在人口结构优化、社会治理创新、文旅资源开发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通过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预防青少年犯罪,通过司法社工介入不良行为青少年帮扶,减少社会治安问题。

八、社会价值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不仅实现社会价值,更成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隐形推手”。如助力乡村振兴,为江西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关爱服务,为南昌城市困境儿童提供全方位服务。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济技术开发区志敏1458号 电话:0791―83814138 邮篇:330045 版权所有: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青少年教育系
Copyright©2007-2009 ICP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序号:赣ICP备05004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