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链接错误链接名称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

作者: 时间:2025-04-11 点击数:

一、指导思想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育人为本,坚持德技并修,紧密对接行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推进“岗课赛证”融通,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兼具爱心与专业技能,能为婴幼儿提供优质托育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学科前沿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融早期教育、儿童发展心理学、健康护理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注重培养学生对婴幼儿生活照料、医护养育的能力,课程设置涵盖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健康管理学、营养与喂养等,以培养有爱心、知健康、善服务、懂指导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随着生育政策调整及家庭教育投入增加,社会对托育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政策支持也随之加强。因此,该专业职业发展空间将持续扩大,除婴幼儿照护外,还涉及AI育儿助手应用、医育结合服务体系、0-3岁早期干预优化、早期融合教育等多个领域。

三、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能够从事婴幼儿的生活照料、安全保障、健康 看护、学习支持、家园共育及托育机构日常管理等工作的高技能人才。毕业3~5年后能够成长为高级育婴员、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能晋升到托育和早教机构的管理岗位,并可向托育培训师和门店运营等岗位迁移。

四、专业课程设置

(一)专业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两类专业。

(二)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包含思想政治理论、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类、体育等课程。

(三)专业课程主要包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

1.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托育服务政策法规与职业伦理、婴幼儿生理基础、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学习与发展、婴幼儿健康评估与指导。

2.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婴幼儿回应性照料、婴幼儿游戏活动实施、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婴幼儿伤害预防与处理、婴幼儿常见病识别与预防、幼儿家园共育、托育机构管理实务。

3.专业拓展课程包括:婴幼儿音乐、婴幼儿美术、婴幼儿舞蹈、1+X幼儿照护、人际沟通艺术、小儿推拿、1+X母婴护理。

五、师资力量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有专职教师6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4人,“双师型教师”占比5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33%。本专业强调“医育结合”,从专业发展角度来看,本专业已有早期教育、护理、心理、医学方面专业背景的教师,多名教师具有医学及幼教从业经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六、实训条件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拥有婴幼儿生活照料实训室、婴幼儿健康护理实训室、婴幼儿早期教育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配备完善的实训室条件为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实践实操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

七、就业前景及市场需求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广阔,市场需求大。随着国家生育政策放开、家庭对托育服务需求增加,以及托育行业的发展,专业人才缺口显著。毕业生可在托育机构、幼儿园、妇幼保健院等多领域就业,能从事生活照料、早期教育、健康管理等工作,薪资待遇也随经验和能力提升而提高。

八、服务地方经济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能为江西地方经济助力。可缓解当地婴幼儿托育难题,满足家庭需求,解放劳动力,为江西托育行业培养专业人才,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吸引托育上下游企业入驻,增加就业岗位,提升人口素质,从民生和经济多方面推动江西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九、社会价值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满足家庭托育需求,缓解家长育儿压力,助力其安心投入工作。专业培养的人才为婴幼儿提供科学照料与教育,保障其健康成长,利于提升人口素质。同时,促进托育行业规范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济技术开发区志敏1458号 电话:0791―83814138 邮篇:330045 版权所有: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青少年教育系
Copyright©2007-2009 ICP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序号:赣ICP备05004229号